崔洪建:美法“印太战略”在澳大利亚撞车
美国总统拜登公开宣布将与英国、澳大利亚建立一种“全新的安全伙伴关系”,主要内容是通过分享在人工智能、网络安全以及核潜艇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,来加强在“印太”区域的军事合作。
英澳被更紧地捆绑在美国的“印太战车”上,既是三方在“五眼联盟”框架内合作的延伸,也是美国企图在军事领域锐化其“印太战略”的体现。美英是“五眼联盟”内军事实力最强、对“印太”野望最多的成员,澳大利亚则是其中最有条件承载美英战略、成为挺进“印太”桥头堡的国家,美英自然少不了在它身上押宝。
但披着“军事技术分享”外衣的三方“安全伙伴关系”并无半点“新意”。作为合作的第一步,美国提出要将其核潜艇制造技术“分享”给澳大利亚,这不过是先送后卖的军火营销伎俩。如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,美澳之间的这笔交易似乎也说得过去,但这却动了法国军火商的奶酪。在与美国做交易之前,澳大利亚原计划从法国订购12艘常规潜艇,预算高达900亿澳元(660亿美元),据说还是澳方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军购订单。现在美国不仅“免费提供”技术而且还是更高级的核潜艇,澳大利亚自然乐见其成,断然中止了和法方的交易。这种被盟友半道“截胡”和出卖的不地道勾当,自然引起了法国方面的愤慨。法国外长和防长双双向媒体表态,认为美澳此举的严重性足以“破坏盟友间的政治互信”。
如果算算美欧近年来的军火销售账,就大致能明白法国愤怒的部分缘由。到2020年,美国12家军火商的销售额占世界前25名销售总额的61%,稳居世界第一。尽管西欧国家只有6家厂商位列前25大军火企业,只占销售总额的18%,但法国军火销售的上升势头很猛,其中达索航空集团靠向印度出售阵风-M战斗机一项,就以年销售额增长105%的成绩名列2019年年销售额增幅头名。尝到了甜头的法国军工企业自然希望锦上添花,如果再一举拿下澳大利亚的潜艇订单,法国就能在全球军火销售中站稳一席之地。法国政府也为此不遗余力地推进“印太战略”,总统马克龙前不久还在法澳领导人会谈中迎合澳方“诉求”,不仅有为本国军火商“带货”的考虑,也有通过军事合作在未来“印太”安全格局中扎下根来的目的。但美澳之间的一纸交易让法国政府和军火商的期待双双落空。
如果仅仅是生意上的损失,法国也许就此吃个哑巴亏咽下这口气了,但令法国愤怒的另一半原因是美国对待盟友的“口惠而实相反”,口头上“重视并尊重盟友”暗地里却抢生意、挖墙脚,这让还没有从被美国在阿富汗撤军行动中“出卖”的愤懑情绪中恢复过来的法国和欧洲,伤口上又被撒上了盐,不得不再次质疑美国所谓“回归多边主义”、“重振盟友体系”政策宣示的诚意。法国政府为此再次强调自力更生建设“战略自主”的必要性,法国舆论也群情激昂,甚至汇同德国民意一道,将美英澳“一网打尽”,把双方矛盾追溯到了盎格鲁—撒克逊人与欧洲大陆的历史恩怨上。
在域外势力纷纷出台“战略”、“剑指印太”的当下,美英搅黄法国在澳大利亚的军火生意,不过是暴露出了各方在“维护安全”、“促进稳定”等“高尚目标”下各谋其利、夹带私货的本质。只有先利用所谓“安全威胁”来搅浑印度洋太平洋的水,才能创造出浑水摸鱼的条件,才能为各自的军火商打开巨大的市场和商机。美英法在澳大利亚的政治-安全-商业操作已经在日本、印度和韩国等地区国家有了布局,可以想见各方“印太战略”相互撞车的场景还将陆续上演。但欧美“盟友”之间在碰撞之后能否相安无事并不重要,真正需要从这场“车祸”中开眼界、长见识、明利害的是那些被蒙蔽尚不自知、被利用尚不自省、
[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