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澳洲追周琦的年轻人:150刀买第二排票,举”周琦牛X”被安保盯上
他叫小杜,是一位在澳洲读书的辽宁孩子。我们注意到他是因为周琦和“凤凰传琦”。
周琦今年加盟澳大利亚NBL凤凰队,这位CBA全明星球员的到来,在当地华人圈引起了轰动。通过电视转播,我们看到了各种花式应援,小杜就是其中一位。
当我加上他微信时,很惊讶这个99年的少年的头像是老版windows网上邻居的图标,他的性格就是“各种整活”。因为疫情,小杜已经三年没有回国,周琦的到来,成了他与家乡的连接点。
以下是小杜的自述。
NBL揭幕战是我在澳洲第一次见到真的周琦,比赛之前,我经常会在网上刷到这位大个子,在土澳,他是移动打卡点般的存在。
我是一个三千天的老JR了,在虎扑上看到周琦有望加盟NBL的消息后,我第一时间就发了个朋友圈,但那时完全没有想到他能有这么高的人气,在墨尔本,华人常去的地方就那些。那段时间大家发周琦的频率太高了,我都有点纳闷,为啥大家都能遇见他?
有一天,朋友圈里的好友发了张周琦在Chadstone逛街的照片,我赶紧点开朋友的聊天页面,问他这是什么时候的照片,他回复就是现在。我立刻叫上身边的朋友,开车直奔那个号称南半球最大的购物中心。
我把油门踩到底,在停车场还四处在寻找那辆白色的宝马X7,好认,那车牌号是“ZHOU QI“。我和朋友在购物中心转了两圈,还是没能见到周琦。
高低得见一下子,我决定买票去看墨尔本凤凰的揭幕战。150刀,我买张在售球票中最好的位置。我从来没去过凤凰队的体育馆,也没现场看过NBL。来澳洲前,我最爱看的是NBA,然后是CBA我的主队辽宁队的比赛,到澳洲读书后,学校健身房的电视上会放“三球”鲍尔的比赛,再加上曾经詹姆斯的队友德拉维多瓦,这就是我对NBL的全部印象了。
比赛开始前,球迷等待进场,新晋加入凤凰队的李弘权也在人潮中,一些平时不太看球的叔叔阿姨发现了他,以为这个身材魁梧的运动员就是周琦,纷纷上前寻求合影。
有一说一,NBL的球迷氛围整挺好,进到球馆里最明显的是那几个球队周边售卖点,球队球衣、围巾、帽子,杯子直接就能买到。按照座位号寻找,没想到我们的座位竟是第二排,就在主队替补席的后边。
我和朋友们一起,带了块白板和黑笔,既然是支持咱们中国球员,还是用最地道的加油方式,我们第一次写的口号是“周琦牛逼”。
现场上座率不错,队长克里克在赛后采访的时候说,没想到新赛季能有这么多球迷来支持我们。就我粗略观察,现场近三分之一的球迷都是华人面孔,大家都是来支持周琦的。球衣销量也能证明周琦的人气,现在官方渠道的黄金码都已售罄。
我没有第一时间退场,而是在站在座位旁边,周琦和队友就在眼前拉伸,我在等他们退场,拉伸完毕后,周琦径直走向了我们,痛快地接过笔,在我手中的球衣上签了名。在这激动时刻我还是保持着冷静,就说了句“周琦加油”,他看着我们,回了句“谢谢”。
或许是我手中的球衣带来了好运加成,让周琦一下子就发现了我们。这不是凤凰俱乐部的绿色球衣,而是去年辽宁队全运会夺冠的球衣,因为背后印的是家米业公司,辽宁球迷都称它“大米袋子”。
周琦正式宣布加盟NBL后,我在淘宝下单,通过转运公司寄到澳洲,等了大概两周多。当周琦在异国他乡踏上球场时,我想让他看到来自家乡的支持。
我99年生人,我们这批孩子对辽篮都有不一样的感情。沈阳算不上大城市,文体活动比北上广少得多,我只有两种情况才会去求父母帮忙找票:周杰伦演唱会和辽篮比赛。
我印象最深的是辽篮和四川的那年决赛,我们痛失冠军后,辽宁出租车后边的广告牌,还有很多写字楼上的广告牌,就是四个大字——辽篮加油。
很多年前,我在沈阳奥体碰见过周琦,那时我还是个中学生,他也刚到辽宁不久,对他还不太了解,但他的身体条件就让人过目不忘:太高,太瘦。
周琦虽然没能代表辽宁打CBA,但他在辽宁生活了很多年,不论是全运会青年组还是成年组,他都是我们绝对的支柱,加上他和赵继伟郭艾伦关系都很好,从始至终,我都将他视作辽篮的一分子。
作为辽篮球迷,去年的全运会是我们的节日,尤其是在丢掉CBA总冠军后,全运会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很多。大家都能看出来,辽宁队和CBA时最大的不同,就是有了周琦。我和朋友们一起看了最后的决赛,在澳洲看国内比赛不是很方便,我们得找特殊软件翻回国内。
说来也巧,我的室友是广东人,我们围在一起看的决赛,虽然在论坛上辽粤球迷针锋相对,但在现实生活中,大家都是和和气气地观赏比赛,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加油呐喊,相互开开玩笑,一场精彩的比赛能为我们的澳洲生活带来很多快乐。
我2019年到澳洲读书,刚一过来就碰到疫情,两年多没回家了。有时候刷抖音,看见别人吃铁锅就馋得要死,半夜睡不着,忽然就想吃坛肉米饭,想家。
我是一个很能“整活儿”的人,紧跟时代潮流,适应能力贼强,澳洲它的优点,环境挺好,车也便宜,发朋友圈的时候,大家感觉我过得老好了,但对家乡的思念和未来的不确定,也是现实生活中很大的焦虑。
疫情不知何时是头,但周琦的到来,对我来说是一个释放点。每条关于他的朋友圈,都会有很多小伙伴点赞评论,看完周琦的那两条朋友圈,收了两百多个赞,很多好久没联系的老同学都发微信,问我是不是那么回事儿。
篮球是我们从不变的话题。我总能想起学生时代,也是现在这个时节,沈阳的冬天,零下二十度,下课铃一响我们就冲出教室,奔去球场打球,那时候有多冷啊?我们都穿着羽绒服打球,露出来的脸啊脖子啊,全是拔凉拔凉的。
张嘴出来的哈吸气,都是白白的柱状物,打一会儿活动开了,里边的衣服就湿了,塌在身上湿呼呼的很难受,一回到教室那暖气贼热,赶紧再脱。那就是我们学生时代的日常,就是开心。
到澳洲后,平时忙于学业和兼职,打球的频率降低了很多。澳洲本地人更喜欢玩橄榄球,所以他们的篮球场上经常是各色人种,篮球在这里成为了一种社交的方式。
有一次在澳洲的球场打球,都是华人,完事儿相互加了微信,点开一个新朋友的朋友圈,发现我们居然有共同的好友,这种时候会让人忍不住赞叹,这世界真小!
第一次的应援牌,除了“周琦牛逼”四个大字外,我还特意在右上角加了英文翻译,“ZHOUQI is fucking awesome”,因为这毕竟是澳洲的联赛,更多的观众还是本地人,我也想让他们知道,我支持的是中国球员周琦。
凤凰队开季连续两个主场,第二场拿着白板再进场时,球场的工作人员已经注意到我了,他们和我进行了简单沟通,大意是应援牌不能出现脏话,否则被转播机构扫到时会造成不好的影响,有损联赛的形象。
我们立即开始了头脑风暴,本来我还想着复刻张卫平指导评价孙悦的经典语录“玩儿他”,但思索过后还是选择了一个谐音梗——凤凰传琦。如果你看过凤凰队的比赛,你应该能明白我在说什么,凤凰队的那些后卫,真应该将球交到周琦的手中。
那场比赛之后,很多同学都在跟我发消息,问举牌的是不是我。令我惊讶的是,周琦本人在他的vlog里也将我举牌的画面放在了结尾处。就像当年在达拉斯举“大郅,哥们儿来了”的那位球迷,我和朋友也成为了一个经典的篮球画面。
等下一次再有中国球员征战海外,人们回顾到周琦这段澳洲篮球生涯,可能都会想起在场边举起中文应援牌的那两个球迷,作为当事人,我可太开心了。我截了直播中的那个画面,发了个朋友圈:妈妈,我上电视了!
有一说一,虽然在国内,球迷们支持不同的球队时会出现一些纷争,但作为海外留学生,我们会无条件支持在海外打球的中国球员,他们来了,我们就是中国球员的球迷。
比赛还在继续,周琦的第三战是墨尔本德比,我和朋友们又去了现场。墨尔本联队的主场不太一样,客队球迷只能坐在二层看台的固定区域。我们进场时发现了一个投票支持的广告,凤凰队这边的人物是周琦,排面拉满。
墨尔本联是去年的冠军,他们球队的氛围非常好,现场MC也一直在点燃球迷的热情,说一些诸如“凤凰不行,我们才是上赛季冠军”之类的小小垃圾话。这是周琦登陆澳洲以后最好的一场比赛,他得到了大号两双以及7次盖帽,我坐在墨尔本联队球馆,真的能感受到那些死忠球迷被“打服了”。
我们客队球迷在肆意庆祝胜利,在凤凰队退场的时候,周琦离着老远给我们打了个手势,我们报以最大声的呐喊。
回家后刷虎扑,我才看到那场比赛发生的小插曲,现场MC因为周琦两罚不中哈哈大笑,凤凰队为此向联盟申诉,要求对方道歉。其实现场氛围没有那么严肃,我们在现场知道墨尔本联队有这个赞助商的活动,客队球员两罚不中会送汉堡,球迷们都挺开心的,本地球迷都称赞周琦,赢球又“赢人”。
凤凰队这个官方的举动很暖心,每一个在外生活的人,都会遇到或多或少、明显或者隐形的歧视,我们感同身受,他们的态度可以让周琦受到更好的保护。
在国外,你想获得尊重,需要实力+性格,我能在比赛中看到强硬的周琦,努力冲击篮筐。从季前赛开始,周琦在场上和对面发生了好几回摩擦,但他都以非常强硬的态度去回击,我非常喜欢他这一点,很爷们儿。
场外的周琦也能和队友打成一片,他的社交媒体也在展示着乐观幽默的性格,他的每期vlog我都没落下,他这嘻嘻哈哈的性格真吸粉。周琦是经历了NBA失业、国家队发球失误,与俱乐部撕破脸皮远走他乡等等一些列的事儿,但他能都顶住了。只要周琦还在篮球场上全力拼搏,那我也会尽我所能,让他感受到来自沈阳的球迷力量。
[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